“中国古代玉器”专题展近日在国博重装亮相

2023-08-24 15:53:55来源:个人图书馆-馱夫


【资料图】

玉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。玉石钟灵毓秀、品相温润、质地坚韧、色泽纯净,凝聚了天地精华,与中国人的精神追求颇多契合。中国的玉器制作,历史悠久,种类丰富,特色鲜明。玉器不同的材质、造型、纹饰,不同的器类组合与使用方式,蕴含了与之相关的思想、文化、制度,构成了中国独特的玉文化。

中国国家博物馆“中国古代玉器”专题展览于8月18日起重装亮相

龙是一种蛇身兽首的神兽,广泛出现于中国各地新石器时代文化中。红山文化的龙出现较早,分为玦形和C形两种造型,其形象可能是猪、熊、虎、鹿、马首与内卷蛇身的组合;也有学者认为龙是某种动物的胚胎形像,具有变化和再生的含义。大件玉龙代表神主,是用于祭祀活动的重要法器;小型玉龙可能是巫师随身携带,具有魔法的佩件。

神面形器是红山文化标志性玉器之一。正面以阴线刻神面纹,圆眼内凹,下部雕一排长齿,左右两端是变形的犬齿或翅膀。类似玉饰的侧边或背面都有穿孔,可以缝在织物上。直视的双眼、突出的牙齿、诡异的造型凸显了原始宗教神秘、威严的精神气质和文化内涵。

鸟类凌空飞翔,能穿梭于天地之间,能发出各种悦耳的鸣叫声,有的还能啼鸣报晓,这些现象都很容易令古人意识到鸟类就是上天的使者,从而产生对神鸟的崇拜,许多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中都发现有玉鸟及鸟形纹饰。凤鸟具有长长的尾羽,其原型可能源自孔雀或雉鸡。此凤佩代表了肖家屋脊文化玉雕的最高水平,被称为“中华第一凤”。

佩雕为凤鸟形,造型独特。鸟首上端伸出两支弧形援,实际上充当了鸟的冠状翎羽,起装饰作用。

花佩采用透雕、高浮雕等技法,雕工细腻精致,构图对称唯美。宋代玉雕受宫廷审美影响,风格华丽、写实,形神兼备。

只雕刻鹘、鹅,没有花草杂饰是辽、金时期早期“春水玉”的造型特征。

葫芦形水丞清

水丞又称“水中丞”,也称“水盂”,是置于书案上的贮水器,用于为砚台添水磨墨。多为扁圆形,有嘴的叫“水注”“砚滴”,无嘴的叫“水丞”。器外壁透雕、高浮雕葫芦枝蔓纹和蝙蝠纹。葫芦因果实众多、枝蔓缠绕绵长,寓意子孙昌盛,世代兴旺。葫芦谐音“福禄”,也是吉祥的祝福。

关键词: